數據中心機房建設之服務器負載密度
作者:admin
發布時間:2018-06-01
點擊數:
隨著技術的持續增長,建設服務器機房已成為普遍現象。服務器機房的建設沒有一蹴而成的解決方案。標準化的模塊設計或制造更多的產品來創建服務器機房環境,已成為一種趨勢,而不是傳統“構造的”獨特環境。在許多情況下,制造出標準的產品才能保證建設出一個標準的服務器機房。
根據過去建設服務器機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失敗的情況,總結出許多好的做法。但這些都是整體設計解決方案,重要的是那些解決方案并不包括建設具有獨特性的服務器機房。
-
建設服務器機房需要考慮很多因素,我們將其分為兩大類:定義的要求和建筑體系的考慮。
-
定義的要求需要負載密度、彈性、增長、模塊化和靈活性。
-
找出您機房的負載密度。
傳統上,用瓦每平方英尺(W / SF)來表示負載密度。雖然,W / SF在服務器機房里發揮了作用,但是兩者使用千瓦每架(kW/架)最大的平均值是更有意義的。這兩個數字代表驅動器電氣和機械系統的大部分需求。例如,電氣和機械系統空間平均支持3.5kW/架,最高達到5kW/架與平均支持10kW/架,最高可達到12kW/架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之處。
密度驅動器不僅影響系統能力,而且還影響系統配置。密度影響機械系統配置的例子有很多,如集中冷卻、地板下冷卻、隔離冷熱空氣流等等。同時,驅動器系統配置對能源效率會有一定的影響。例如,把冷熱空氣隔離。在較高的kW/架密度時,正確的操作是必要的。在較低的kW/架密度時,使用設備進行無空氣隔離,達到冷卻目的,雖然將冷熱空氣隔離開,但能源效率會明顯增加。那么服務器機房建設必須進行分離氣流?這取決于企業獨特的業務需求,而且還要權衡較高的安裝費用。
當服務器機房建設出現系統能力不匹配產生差異的情況下,通常是限制機械系統的負載。負載密度通用數字必須應用到系統整體的每個部件中,否則會造成系統能力滯留而浪費成本。